臉書目前並未公開未來合作的媒體,但已有包含洛杉磯時報、BuzzFeed等媒體證實參與。
山嵐西遭泰航拒載不久後,於巴黎戴高樂機場(Charles de Gaulle Airport)告訴記者:「我極度震驚,因為柬埔寨人民需要我。路透社報導,莫淑華在今年10月20日搭飛機到泰國曼谷,欲借道返回柬埔寨時,遭到泰國當局拒絕入境,她隨後轉往印尼。
然而柬埔寨總理洪森(Hun Sen)誓言不讓山嵐西返國,一看到就要將他逮捕,並已尋求區內鄰國的支持,阻撓反對派的計畫。馬國移民局總監凱魯(Khairul Dzaimee Daud)也證實馬國政府已允許莫淑華入境,惟他拒絕說明為何之前拘捕他們。山嵐西自2015年起流亡法國,以避免在柬埔寨因政治審判而鎯鐺入獄。根據馬國當地媒體《當今大馬》的報導,馬國人權委員會成員約瑟(Jerald Joseph)透露莫淑華與兩名同時被拘捕的柬埔寨異議份子,已經獲得移民局釋放,並順利入境大馬。洪森是自1985年起統治柬埔寨的威權領袖,與山嵐西是政敵。
(中央社)流亡法國的柬埔寨反對派救國黨主席山嵐西(Sam Rainsy),11月7日試圖由巴黎搭機前往泰國,希望經泰國回到家鄉,但在登機時遭泰國航空公司(Thai Airways)櫃台人員拒載。《當今大馬》報導,馬國首相馬哈迪强调,身為東協成員國的馬國不會干涉他國內政,因此會遣送莫莫淑華歷經,並尋求第三國接收莫淑華。智人,根據粒線體上某幾個特定DNA位置,可以得知最早分出兩大群,一群是這個研究著重的L0,其他則歸類為L1到L6。
南非人類原鄉?落伍遺傳學,粒線體不能這樣用 簡單說,這個論文獲得198位南非人的粒線體DNA,大部分型號屬於「L0」(註1)旗下。DNA有時候會突變,沒什麼危害的話會保留下來,繼續一代一代傳承。現代粒線體型號的分佈,到底能不能代表古代族群,其實沒人知道。依此可以定義出不同「單倍群」和更細的「單倍型」,方便描述彼此的關係。
兩個粒線體DNA都是L0的人,型態不見得都一樣。依此類推,被歸類為L0的人,又陸續有不同的改變順序,可以分成L0d、L0k、L0f等等,然後繼續細分下去。
他說,你不能僅憑線粒體DNA重建人類起源的故事。註釋 粒線體是細胞中的胞器,有自己的一套DNA,總共1萬6千核苷酸長。所以根據不同的人的粒線體DNA彼此的差異,就能判斷突變們產生的先後次序。但是發表在《自然》,那就難怪人類演化界出現許多負評聲浪。
然而這個論文的分析與論述方式,卻彷彿20年前的手筆。我覺得這樣講問題很大,事實上沒有人知道一位配備L0的古早人類,究竟是不是AMH。取得非洲人的遺傳樣本很不容易,材料難得,大概是《自然》接受這個投稿的原因。意思大概就是「我的意思是指『智人』,但是不想涉及物種爭議」。
這個論文,做出很糟糕的示範。另外由訪問中可以判斷,至少頭牌作者Vanessa Hayes完全搞錯,並誤用了AMH的概念: 「Hayes said that shes focused specifically on 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s, whom she calls Homo sapiens sapiens.」 假如你自己做研究,獲得稀有材料,寫出來的論文,不妨試試投稿《自然》吧。
論文卻直接把AMH描述為配備L0粒線體衍生型號,即現在的智人祖先。──《BBC》 〈Human origins in a southern African palaeo-wetland and first migrations〉這篇2019年的論文發表在《自然》(Nature)以後,引發一批人類演化學家一陣劣評,我覺得很有道理。
粒線體是母系遺傳,由母親傳給女兒與兒子(最近發現有稀有的例外,不過平時不用特別提),因此每個人都直接繼承媽媽的粒線體DNA。智人20萬年前就在那兒誕生,延續約7萬年。然而,粒線體DNA是遺傳概念,AMH是型態概念(註2),兩者沒有直接關係。一個論文中有這些疏漏,若是發表在一些名不見經傳的期刊,沒有太多人會讀到也就算了。」但是此一論點絕對是錯誤的,有項很簡單的證據反駁:智人現存最早分家的Y染色體,目前位於西非。圖片來源:Human origins in a southern African palaeo-wetland and first migrations 論文作者認為的人類祖先遷徙方向與年代 43萬年前胡瑟裂谷化石,DNA更接近尼安德塔人 有些遺傳學者認為,像是粒線體、Y染色體、特定基因版本等等單一標記,只適合研究比較短期,單純的遺傳史,不適合用來追溯長期,牽涉複雜情遺傳交流的演化史,我覺得非常有道理。
西班牙胡瑟裂谷43萬年前的尼安德塔人,粒線體卻比較像是丹尼索瓦人就是明證。按照論文的講法,最初的L0能追溯到非洲南部現在很乾燥、但是古時候是濕地區的馬加迪卡迪湖(Makgadikgadi–Okavango)。
論文估計L0旗下各衍生型號的分家年代,然後對應到現代的地理分佈,按照各型號的誕生年代,推論古早智人的遷徙路線與年代。科學家今天表示,人類祖先是在距今20萬年前誕生於非洲的波札那北部,當地現遍布沙漠和鹽地,但20萬年前卻是廣大的湖泊溼地,生機盎然。
然而,粒線體只是一小部分的遺傳,在定序基因組、甚至是古代基因組的技術都成熟以後,分析粒線體當然還是有其價值,也有基因組不可取代的功能,可是不該過度解讀。每個智人大致上都差不多,但是研究與敘述特定議題時,要找一些有差別的特徵,把不同群歸類。
另一項基本問題是,一個型號現在在這裡,幾十萬年前也會在同樣的位置嗎? 粒線體本身是單一遺傳標記,有一定的消失機率,也容易被遺傳交流後的另一群人取代。完全也有可能所謂AMH的多數型態,是其他族群發展出來,後來又跟配備L0的女生合體,才形成現在的狀況。──《風傳媒》 研究人員使用遺傳學及氣候模型對基因進行分析,描繪出20萬年前非洲大陸的狀況......但一位專家對發表在《自然》雜誌上的這項研究持謹慎態度。粒線體單倍群L0之所以重要,是因為這是目前仍然存在,最早與其他人分家的單倍群,可以讓我們一瞥古早智人支系的樣貌。
「遺傳概念」意思是人類的差異是以DNA定義,像是這邊是用粒線體DNA,這個人是L0,那個人是L3......「型態概念」是用不同人之間,骨頭、牙齒等人體材料,型態上的差異來分群綠線將巴勒斯坦一分為二,領土為約旦河右方的西岸(West Bank)與臨地中海的加薩走廊。
所以,仙人掌代表著農村與城市的連結,象徵巴勒斯坦人民團結一心。此外,橄欖樹也常是俗諺裡的主角。
主動Sumud是指巴勒斯坦人不屈不撓抵抗以色列佔領與殖民的精神。如離散巴勒斯坦歌手多克·潔絲(Doc Jazz),於其歌曲返回權(Right to Return)中所寫: 「你是橄欖樹……你是這片土地,這片土地也是你。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Ahuva (@thekatamonkitchen) on Oct 20, 2015 at 12:09am PDT 直到1980年代,橄欖樹才逐漸成為巴勒斯坦民族象徵。這讓在約旦與黎巴嫩鄰國的巴勒斯坦愛國志士,將注意力轉移回西岸與加薩走廊本土。巴勒斯坦愛國詩人馬哈茂德·達爾維什憤慨寫道: ……這些士兵,這些現代的士兵(以色列士兵),以挖土機包圍她(橄欖樹),把她從大地上世世代代宗系中,連根拔起。以色列高聳挺拔的針葉林,與紅色尖頂建築物坐落其間的景象,到巴勒斯坦時,瞬間轉變成低矮的橄欖樹,或夾道歡迎,或佇立遠方,整齊地一圈圈環繞丘陵,直至山頭。
」(You are like the olive tree… You are the land and the land is you.) (巴勒斯坦青年設計師及哈德·納吉〔Jehad Naji〕以橄欖樹為圖設計巴勒斯坦百元紙鈔。如「前人種樹,後人乘涼」,巴勒斯坦人如此說:「前人種樹(橄欖樹),溫飽了我們。
從柳橙到橄欖樹 19世紀中開始,海港雅法(Jaffa)因盛產甜美多汁的雅法橙,熱銷中東與歐洲,成為巴勒斯坦的大城市。為了吃到冰鎮的仙人掌果,都市人便要起個大早趕集。
全家老小聚在橄欖園,一邊辛勤採摘橄欖,一邊吟唱橄欖歌謠。橄欖樹已深深紮根於巴勒斯坦文化之中。
留言0